法国在2024年修改法律,明确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期间,商业租赁与专业场所也可以暂停支付租金。在此之前,该机制仅适用于住房,商业租户即使无法使用场地也要继续缴租。本文梳理了从2021年判例到2024年改革的演变,并解释对承租人和房东的实际影响。

一、为什么会涉及“危险令”和租金问题?

在法国,房屋或建筑如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(如坍塌风险、结构损坏、严重不卫生),地方政府可以发布 危险令(arrêté de péril) 或 不适居住令(arrêté d’insalubrité),要求房东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维修或采取安全措施。在此期间,承租人往往无法正常使用房屋,因此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:租金是否还需要照常支付?

这一点对商业租户尤为重要。因为商铺、办公室、仓库等一旦无法使用,直接影响营业和收入。如果租金仍需照付,承租人压力会非常大。

二、2024年之前:租金暂停仅限住房,不适用商业租赁

2024年法律改革之前,法国《建筑与住房法典》(CCH)确实规定过,在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生效期间,租金支付义务可以暂停,但这项保护 只适用于住房(logement)

也就是说,如果您租的是公寓、住宅,那么在危险令期间,房东不得继续收取租金。

但是,如果您租赁的是 商铺或办公室,则不在这一保护范围之内。

这种差别带来了很多争议。商业承租人虽然同样受到危险令的影响,但依然要支付租金。

三、2021年判例:最高法院的明确立场

2021年,法国最高法院(Cour de cassation)在一个案件中确认了这一点:

  • 某商业场所因危险令被认定存在严重风险;

  • 商业租户请求法院裁定暂停租金支付;

  • 法院最终驳回了租户的请求。

理由很简单:当时法律条文明确提到的对象是 “住房的占用”,并没有提到商业租赁。因此,危险令下商业承租人仍需照常支付租金

这一判例让很多商户感到不公平,但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,这是唯一可能的解释。

四、2024年法律改革:商业租赁也纳入保护范围

这种情况在 2024年4月 发生了变化。法国通过了 2024年4月9日第2024-332号法律,对《建筑与住房法典》L.521-2 条作出了修改。

修改后的条文明确规定:

租金或任何作为占用对价的款项,无论该场所或设施是住房、专业用途还是商业用途,在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生效期间,都可以暂停支付。

这意味着,自 2024年4月11日起,商业租户在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期间,也可以依法停止支付租金。

五、暂停的起止时间和操作方式

根据现行法律:

  • 暂停支付的起点: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被通知或张贴后的 下一个月第一天

  • 暂停支付的终点:解除令(mainlevée)被通知或张贴后的 下一个月第一天

  • 在此期间,如果房东仍收取了租金,这些 不当收取的租金(loyers indûment perçus) 要么返还给租户,要么抵扣未来的租金。

因此,承租人必须留意相关通知的时间节点,并妥善保存所有官方文件,以便在需要时主张自己的权利。

六、进一步扩展:旅游民宿也适用

在 2024年11月,法国又通过了 第2024-1039号法律,进一步明确这一机制适用于 旅游民宿(meublés de tourisme)

这意味着,短期出租公寓、民宿等,也能在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期间,合法暂停租金支付。

七、对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影响

对承租人

  • 如果商铺、办公室因危险令无法使用,租户可以依法暂停租金,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承担额外的经营风险。

  • 但承租人仍需注意:暂停支付并不意味着合同终止,租赁关系依然存在。

对出租人

  • 房东在危险令期间不得要求支付租金,否则可能被认定为不当收取。

  • 这对房东来说是一种压力,也是一种促使其尽快履行修缮义务的法律机制。

八、结语

总的来说,2024年法律改革彻底改变了商业租赁在危险令下的租金支付规则

在此之前,商业承租人没有任何免租的空间;而现在,法律明确保障了他们的权益。

不过,每个案件情况不同:例如危险令是否涵盖整个建筑,租赁合同中是否另有条款,行政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等,都可能影响具体结果。

因此,如果您是商业租户或房东,在遇到危险令或不适居住令时,建议及时咨询律师,确保自己的权利得到妥善保障。

JIANG Chen

chen.jiang@avocat.fr

https://www.chen-avocat.com/?lang=zh

https://www.chen-avocat.com/          

LinkedIn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chen-jiang-483bab9a/


该文章仅供参考。鉴于法律的不断更新,本律师事务所不能保证本文中所有信息仍然有效。本律师事务所不为本文所包含的不准确或过时的条款承担责任。如有疑问,可通过邮件联系律师事务所。